云南昭通,盐津县境内的一处陡峭崖壁上,隐藏着一个神秘而奇特的洞窟,当地人把它叫作“猪洞”。
之所以称其为“猪洞”,是因为洞口处有一块巨石,形状酷似一个侧卧的猪头,这块猪头石竟然还会在洞口来回移动。
(图源:地理中国)
关于这块猪头石,当地村民还有一个奇怪的传说:猪头石向外移动,就预示着下一年灾祸连年,粮食收成不好。
对于这种说法,当地村民还举出了不少例子,比如上个世纪30年代,猪头石就移动过一次。
据说,当时猪头石几乎伸出了洞外,只剩一点点还搭在悬崖上,果然第二年当地就发生了大灾荒,地震、水灾、旱灾接踵而至。
(图源:地理中国)
难道这块悬崖峭壁上的石头真的会在洞口来回移动吗?又是否真的会与当地的自然灾害产生关联呢?
带着种种疑问,一支科考队前往盐津,到达了猪头石的所在地——豆沙古镇......
僰人悬棺与神秘洞穴
在当地村民的带领下,科考队很快来到了猪头石所在峭壁对面的一个平台上,河对面的“猪洞”清晰可见。
可惜的是,由于“猪洞”高悬峭壁之上,平台与峭壁之间又有河流阻挡,实在难以看到洞中的景象。
(图源:地理中国)
最终,还是在无人机的帮助下,才确认洞内确实有一石块,外形酷似一个侧卧的猪头,猪鼻、猪耳惟妙惟肖。
此外,调查中还发现,就在这面峭壁上,距离“猪洞”不远处,居然还安放着古老神秘部族僰人的悬棺。
那些镶嵌在峭壁上的枯木,就是神秘僰人的墓葬群,“猪洞”和僰人悬棺同时出现,难道两者之间还有什么联系吗?
难以抵达的“猪洞”
不过呢,僰人悬棺的出现倒是给科考队带来了启发:既然僰人先民能把悬棺搬上悬崖,那是不是意味着“猪洞”也有路可达呢?
科考队立即驾船到达了“猪洞”下方,想要爬上去,可惜岩壁上几乎没有着力点,多番尝试后还是以失败告终。
(图源:地理中国)
一时之间调查陷入了僵局,毕竟爬又爬不上去,光靠看又能有什么用呢?只能回到村里再打听些消息。
幸运的是,一个村民的经历带来了转机:他的牛不慎掉入了山顶的“旋洞”,后来居然从山脚的“犀牛洞”爬了出来。
(图源:地理中国)
原来这面峭壁所在的山上,有着不少洞穴,就像这个村民所说的“旋洞”和“犀牛洞”,而且从他的经历来看,这些洞穴大概率是相连的。
那么,是不是可以通过山上的其他洞穴进入“猪洞”呢?科考队立即前往了峭壁背后的山上。
猪头石竟与地质运动有关
科考队先后前往了“旋洞”和“犀牛洞”,可惜因为岩壁坍塌,此时的“旋洞”和“犀牛洞”已经无法通行。
(图源:地理中国)
科考队只能满山跑,一个个洞穴尝试,终于在半山腰处发现一个隐秘的洞口,并通过其到达了“猪洞”。
经过现场调查,猪头石就是一块普通的石头,仅仅是因为长时间的风化才使得某些角度看上去像个猪头。
(图源:地理中国)
那么所谓的预测灾难又是怎么一回事呢?科考队又回到村里查看了当地的县志,发现并非所有的灾年猪头石都会移动。
而村民口中猪头石移动的年份,则几乎都有关于地震的记载,就像前文提到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灾年,就发生过一场地震。
(图源:地理中国)
所以,并非是猪头石的移动能预测灾难,反而是地震的发生使得猪头石移动。
此外,这也和当地的地质情况有关,原来豆沙镇刚好处于地震带上,而这个地震带也并非强地震带。
而这也导致了当地大震没有,小震不断,这些小震还不足以引起“猪洞”的坍塌,只能使得猪头石来回移动。
(图源:地理中国)
对“猪洞”下方的考察也发现,那里存在不少落石,与猪头石成分完全一致,都是历年地震时落下。
不过猪头石被震了这么多年,来来回回就是没落下来倒也算得上是一个奇迹了。
- end -
来源:图文综合至《地理中国》及网络
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